春光正好下池州 邂逅杜牧品唐诗 ——安庆市大观区皖河中心学校春季研学知行合一 |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4-11 |
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直被广为传诵。4月10日,安庆市大观区皖河中心学校组织四五六三个年级全体师生前往池州市杏花村文化园,开展春季研学实践活动,零距离感受诗人笔下的杏花村风貌,以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引领落实新课标核心素养。 在杏花村古井文化园,同学们在一系列壁画中感受《杏花村志》中所记载的“天下第一村”原貌。著名诗人杜牧在唐会昌四至六年于池州任刺史,在清明时节游赏杏花村之际,应景写下脍炙人口的《清明》。杏花村的黄公酒制作坊,浓香扑鼻的酒坊中,保持原始的酿酒工艺——黄泥手工发酵,口感醇厚,回味悠长,也体会了“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骄傲。自从当年杜牧留下《清明》一诗后,杏花村名声大振,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吟诗作赋,赏花品酒。据《杏花村志》记载,共有300多位诗人留下诗词1000多首,杏花村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诗村”。集诗、酒、村为一体的杏花村文化园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为同学们通过壁画了解杏花村 走进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的牧之楼,一幅幅画卷,一张张字帖带着师生走近樊川居士,仿佛千余年前的大诗人正跨过历史的长河,微笑着走来。同学们于此邂逅杜牧,品味他与池州结下的不解之缘。因池州地处风光旖旎的江南,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加之便利的交通条件,曾令多少文人雅士倾倒:陶渊明采菊东篱,李白五游秋浦,杜牧留诗杏花村,杜荀鹤、苏轼、岳飞、王安石、包拯等大家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不朽的诗篇,从而使池州贏得了“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在秋浦河畔,望着水色澄碧、波光粼粼的河面,同学们体味着诗仙李白在秋浦歌中所描绘的意境: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图为同学们通过图文了解诗人杜牧 同学们开心地说:“一河秋浦水,十里杏花村”,之前他们在书中读李白和杜牧,如今来到诗人作诗的现场,使他们对诗人、对诗歌有了更深的了解,研有所思,研有所获,开心之旅! 图为同学们在文化园前合影 据悉,为保证本次研学顺利进行,出行前学校召开了专题会议对研学任务、出行管理、行程安排等相关事项作了宣传和讲解,各班主任也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了安全及文明旅游教育。(甘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