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区中小学劳动教育会议在蜀山小学召开 |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3-09 |
日前,合肥市蜀山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学工作会在蜀山小学顺利召开。蜀山区劳动教育兼职教研员、合肥市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吴寿虎主持会议,合肥市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蜀山区各校劳动教育教研组长、劳动教育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第一阶段,蜀山小学副校长汪小慧汇报分享了学校开展安徽省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内容。课题组前期形成了校本化的劳动清单,编写了劳动实践指导手册、项目化学习单,开展了学生、家长、教师的劳动教育问卷调查,本学期将主要围绕“劳动+”项目化学习融合课程进行探索,创新项目化学习方式,通过创设真实情境,以驱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继续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 会议第二阶段,分别邀请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附属学校张琼老师、蜀麓小学张璇老师、稻香村小学岳西路校区王瑞瑾老师、稻香村小学望江路校区夏彬彬老师进行优秀劳动教育课例展示。 张琼老师用4个热点代名词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出既有四季之美又充满科里科气的科学岛,巧妙运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招募小小讲解员启事》,范例讲解、小组合作、演练展示、自我评价、交流体会,每一个模块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张璇老师以《寻“味”端午》为例,详细介绍创设灵感和教学过程。张老师结合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熟悉的食材,将龙舟和粽子这两种极具代表性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制作出美味可口富有创意的龙舟粽,让学生在食物中品味生活的本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汲取开拓创新的力量,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王瑞瑾老师以“当妙手、做能手、选强手”为关键词分享了合肥市劳动教育优质课比赛过程。紧接着,王老师为我们展示《照顾家人有妙招》,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煮姜茶,感知中医药食材的药用价值,认识烹饪劳动价值。 夏彬彬老师则为大家带来了安徽省优质课《流传千年的毛笔》。通过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宣笔,打破学生对传统工艺制作不熟悉的壁垒,设置了毛笔的组成部分、基本制作方案及要求,融合了毛笔在历史文化当中的地位,劳动人民制作艰辛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劳动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时又发挥了劳动的育人作用。 会议第三阶段,参会成员参观蜀山小学学生们的劳动成果展。展品覆盖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和服务型劳动三大类型,有传统工艺画扇面、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陵崔氏龙灯、彩墨画脸谱、纺织、陶艺罐以及特色蜀果园种植的农作物等。特别是,以龙年为主题的一至六年级劳动特色实践——《勤劳能干“整洁龙”》《心灵手巧“才艺龙”》《辛勤努力“耕耘龙”》《博览众长“创意龙”》《朝气蓬勃“健康龙”》《厨艺精湛“美食龙”》,紧紧围绕劳动准备、劳动过程、劳动成果、劳动体会、劳动评价这五个方面,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深入体验劳动的乐趣。 会议第四阶段,区教研员吴寿虎对2024年蜀山区劳动教育工作计划作了进一步的部署。他强调要有面的思考也要有点的突破,并且从制定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以赛代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常规工作扎实推进等几个维度作了具体指导和建议。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今后我们将凝聚合力,抓好统筹谋划,加强交流学习,突出协同育人,强化协作配合,形成持续深入推进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开创蜀山区劳动教育新局面。(孙乐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