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育在线
安徽教育资讯第一门户!
www.ahjyfb.com
幼儿园小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小学
合肥市大西幼森林城分园举办“安吉游戏”实验县(区)交流研讨
来源:    发布日期:2022-12-03

 

为加快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教师观察、理解、支持幼儿的能力,推动安徽省“安吉游戏”项目扎实开展 。2022年12月2日上午,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教育集团森林城分园作为国家“安吉游戏”试点园面向安徽省开展教研江淮行走进“安吉游戏”实验县(区)线上、线下直播交流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合肥市教育局、六安市教育体育局、合肥市庐阳区教育体育局、金寨县教育局承办。安徽省教科院院长王勇、安徽省教育厅基教处四级调研员黄静雨、安徽省教科院教研员汪秋萍、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陈琪、合肥市教科院院长叶传平、合肥市教育局学前办主任杨兴东、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曹亦兵、庐阳区教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宗华、党委委员朱晓艳、学社办主任吴启恩、幼教教研员方明惠莅临此次活动,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总园长张秀兰全程陪同。

1670046852873111.jpg

洋溢致辞,掀涌华章

教研江淮行走进“安吉游戏”实验县(区)交流研讨活动上半场在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教育集团森林城分园举办。开幕式上,安徽省教育厅基教处四级调研员黄静雨对活动环节和主要内容作了简要概述。

安徽省教科院院长王勇从试验县(区)全力推进安吉游戏、提高安吉游戏认识、落实安吉游戏精神、做好安吉游戏部署、创新开展安吉游戏、深入研究安吉游戏等六个方面进行安吉游戏本土化推广举措做出了肯定,希望学前同仁们能积累经验,加快步伐,尽快发挥安吉游戏实验区示范辐射作用,让儿童享受“真游戏”。

1670046959838055.jpg

学思践悟,笃行奋进

“游戏既是幼儿的学习方式,也是幼儿的学习内容。唯有常态化,才能体现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周宗华介绍,自2016年9月起,庐阳区便以一周课程设置为载体,致力于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建设,稳步开展“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的实践探索。每学期都组织一次《加强课程建设 促进师幼成长》专题研讨会,目的是引导广大教师紧紧围绕幼儿园的工作任务,将游戏自然融入到月保教工作计划、一周保教工作安排、一日生活各环节以及具体的活动之中,凸显游戏在幼儿童年生活以及生命生长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悦享暖冬,定格美好

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教育集团森林城分园安吉游戏在线上进行展播。与欢声笑语拥抱,孩子们的户外游戏活动开始了。精彩的游戏吸引了“大朋友们”的驻足观察,领导一行在张园长的带领下,走进幼儿、对话幼儿、为幼儿的丰富游戏赞叹连连。瞧!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画家,白云、蓝天、鲜花、城堡,绚丽多彩的颜料在孩子们的笔下肆意生长,绽放在玻璃涂鸦墙上,另一边沙池里的奇妙世界也在悄然盛开;积木、木板、轮胎、油桶、奶粉罐、牛奶箱摇身一变为“火箭飞天、陆行战车……”小小建筑师们在这里实现里他们心中的中国力量;滚筒上的“世界杯”应接不暇,热闹的搭建、竞赛、对抗如火如荼;“高空跳水”、“杂耍花棍”、“攀爬架大挑战”,这里正在构建着属于他们的运动场地和游戏王国。

幼儿有道,探思索行

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的探索从未停止。此次活动,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教育集团森林城分园赵悦老师带来案例分享《让计划助力游戏有效深入—以“行走的大炮”为例》,从环境留白助幼儿自主的玩、问题讨论助幼儿有思考的玩、持续探索助幼儿深入的玩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了安吉游戏实施的“革新之路”。立足儿童视角,从场地转换、空间利用、材料投放等方面分享了高质量游戏环境建构经验,将“真游戏”的精神贯穿到真环境中,让幼儿在真环境中玩真游戏、得真发展。

1670046973141371.jpg

随后,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教育集团桃蹊分园孙晓艳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幼儿游戏后自主表达及分享评价环节,蒋小娈老师带来的《创设乡村娃喜欢的游戏场》经验分享向大家展示了安幼桃蹊分园的游戏理念和精神;合肥市庐阳实验幼儿园红玺台分园纪家卉老师在《游戏中的幼儿表征与教师一对一倾听记录》经验分享中提出了游戏中的表达表征与倾听记录,副园长毕大华和老师们在《幼儿游戏中的放手与支持》教研沙龙活动中探讨了游戏中教师的支持与放手。本次分享活动中的老师们完美诠释了教师在儿童观和教育观上的华丽蜕变。

时间见证了大西幼教育集团森林城分园推广安吉游戏本土化的前进脚步,求索方能致远,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实践,将安吉游戏精神与幼儿园实际相结合,努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游戏模式,为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贡献力量!让我们知行并进,奋楫笃行,为全市,乃至全省推广安吉游戏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最新发布
热点新闻
专题活动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安徽教育在线   0551-62677771
投稿邮箱:1040902690@qq.com
Copyright 2019-2021  皖ICP备2021016151号-1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3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