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款! “机器人老师”走进合肥师范附小课堂 | 
| 来源:原创 发布日期:2025-11-04 | 
| 
                    近日,全球首款全尺寸教育仿生机器人“小安”走进合肥师范附小四年级科学课堂,以助教身份与老师协作,带领四(12)班学生开启了一场关于“声音与乐器设计”的奇妙探索之旅。此次活动,是合肥师范附小作为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对“e时代明慧课程”的一次生动实践。 
 “小安老师”由合肥无论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身高1.4米,体重35公斤。课堂上,它与智慧大屏实时联动,以趣味互动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开课伊始,它便以“滴答滴答是什么声音?”“嗡嗡嗡的是谁在唱歌?”等提问发起“声音猜猜猜”游戏,迅速点燃课堂气氛。学生们踊跃参与,在轻松互动中直观感知声音的特质,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鲜活的体验。 游戏热身之后,“小安老师”通过对话引导学生思考:“声音能通过不同物体产生,我们能不能自己设计小乐器呢?”这一问题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大家纷纷提出用吸管做笛子、用矿泉水瓶制作沙锤等创意构想。随后,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从绘制设计草图、讨论材料选择,到模拟发声原理,沉浸式体验项目式学习的全过程。 
 创意实践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结合记录单,生动阐述小乐器的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并现场演示发声效果。“我们在吸管上扎了不同大小的孔,吹气时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第一小组代表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第三小组也自信展示了自制的“铃铛鼓”。“小安老师”对每一件作品都进行了细致点评,并适时补充相关声学原理,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课程尾声,“小安老师”开启自由对话模式,耐心解答“为什么有的声音高、有的声音低?”“乐器发声和振动有关系吗?”等问题,结合生活实例将抽象声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表达。课后,学生们仍兴奋地交流课堂收获:“原来声音里有这么多奥秘,机器人老师太酷了!” 
 合肥师范附小始终致力于推动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近年来通过智能助教、创客课程、3D打印实践等形式,构建起多元化的科技学习平台。此次“小安老师”走进课堂,不仅帮助学生扎实掌握了声学知识,有效提升了创意实践能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索科学、拥抱科技的种子。未来,学校将继续引入前沿智能教学资源,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走向常态化、特色化,助力学生从“会用AI”迈向“创造AI”,为适应未来社会奠定坚实的科技素养基础。(鲍奇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