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安三教育集团本部校区:寻马郢秋趣,唱劳动赞歌——2023年秋季研学活动 |
来源: 发布日期:2023-11-13 |
“研学实践增底蕴,德育课堂在路上”,合肥市安三教育集团本部校区开展了秋季研学实践活动,力求让同学们在探究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在劳动中收获喜悦。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精神品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序章·研学前·公开招标 为进一步规范开展学校研学活动,确保研学课程的有效、安全,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10月中旬,安三教育集团本部校区在微信公众号推出了《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本部校区2023年秋季研学旅行招标公告》,并随后组成了由低中高年级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校行政人员代表在内的研学评标小组。在2023年秋季研学旅行活动评标会上,学校领导现场拆封各旅行社递交的投标材料,评标小组成员遵循公开透明、整体考量、合理低价的原则,集中评审、现场打分,并当场公布了中标单位。本次招标会充分发挥了家长及教师代表的主动性,彰显了学校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的理念。 招标结束后,学校与承办单位进一步交流、对接,督促承办单位严格落实投标方案,更好地做好研学服务工作,全力保障此次秋季研学工作安全有序推进。 正篇·研学中·秋日欢歌 安三教育集团本部校区十月底组织一至六年级学生开展了以“寻马郢秋趣,唱劳动赞歌”为主题的一日研学游活动。 让我们伴着秋日的阳光,来聆听同学们这一路的欢歌吧! 第一曲·丰收之歌 虽然说大米几乎天天见,山芋也是常常吃,但第一次亲手挖山芋、割稻子,同学们都好奇不已、跃跃欲试。 一~四年级的同学们先分班聆听基地老师讲解山芋的生长周期、品种等知识,然后观察山芋的生长环境,了解山芋的生长过程。在学习了挖山芋的动作要领和安全注意事项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领取工具,进入山芋田,开始挖山芋活动。一个接一个的山芋被翻出田垄,每一个山芋“出土”时,孩子们都会像挖到宝藏一样激动,将山芋托举得高高的,炫耀着自己的劳动果实。他们在享受劳动乐趣的同时也感恩着大自然的馈赠。 五六年级的同学们体验了割稻子,并试着用传统方法手工脱粒。当手中握着的稻穗高高扬起又砸在脱粒板上,发出令人愉悦的“沙沙”和“砰砰”声时,孩子们仿佛找到了摇滚热舞般欢快的节奏! “怎么这么少啊?明明是一大束稻子,脱下的带壳米却只装满了一个小小的玻璃瓶。”收集甩脱的谷粒时,不少同学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老师们适时引发同学们对这一疑问的思考,相信同学们再次吟诵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悟吧! 第二曲·想象之歌 草帽是田间劳动的好帮手。一二年级的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笔一画,一色一调,为草帽“穿上”了绚丽的新衣,绘上秋日色彩。 谷物剥去朴实的外壳后,展露着丰富的色彩。三四年级的同学们从这些谷粒中汲取灵感,创作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谷物画,将自己对五谷丰登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刻画出来。 脱粒后的秸秆用途多多,它们笔直轻盈的特点使其成为了做手工的好材料。且看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如何变废为宝,用秸秆绘制他们的艺术创想吧! 第三曲·传承之歌 马是中国古代“六畜”之一,是生产劳动的好伙伴;马术是最古老而典雅的运动。一二年级的同学们学习马的知识、近距离观看洗马刷马、在指定区域安全投喂小马,观看了马术表演。孩子们手捧吉祥如意的马蹄铁礼物,将幸运带回家! 非遗植物染为三、四年级的同学们揭秘隐藏在植物身体里的“颜色秘密”。在非遗导师的帮助下,同学们认识了草木中的染料,撷取植物的颜色,采用传统技法,将自然之色镌刻在一方手帕之中,体验传统手工的魅力,传递绿色生活理念。同学们开心地把自己的成品互相展示,手帕的颜色是天空般澄澈明亮的蓝,图案是柔和的白,而孩子们的笑容掩映在飞舞的手帕之间。 五年级同学们尝试的是制作泥塑粮仓。同学们开动脑筋、积极动手,捏、拉、压......在泥塑的基本技法下,一块块泥巴化腐朽为神奇,一座座喜气洋洋的泥塑小谷仓逐渐成型。装饰自己的小谷仓时,很多孩子不约而同地在谷仓上贴上“丰”字,表达着自己对丰收的美好期盼。 一根竹子如何变成精美的竹制品?六年级同学们化百炼钢为绕指柔,穿插、压条,完成创意竹编小马,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在编制小马的过程中,除了竹编技巧,估算折叠角度、预留竹条等也是同学们需要面对的挑战。没想到学习传统技艺的时候,数学知识也悄悄蕴含其中呢! 第四曲·合作之歌 丰收的田野上充满了乐趣。一二年级的同学们参加了一场妙趣横生又非常接地气的农忙秋收运动会:独轮车运粮、合作滚南瓜、跳袋接力赛和玉米大抢收……同学加油的呐喊声直穿云霄, 快乐的欢笑声洒满村庄。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协力合作,也增强了对农业劳动者的尊重和敬意。 豆浆好喝磨难推。四年级同学们齐心协力,每个人轮流转上几圈石磨,力气小的同学两人合力一起转,洁白的豆浆一点点从磨盘缝隙里流淌出来。等到收集的豆浆煮好,同学们品尝到自己亲手磨制的豆浆时,都觉得分外香甜。 随着线上购物的深入发展,网络直播售货也走进了大家的日常生活。五六年级的同学们也体验了一把模拟“直播带货”。每个小队的同学们都分工合作、各显神通:领取启动资金采购、绘制海报、写宣传语、布置展台、撰写文案、口播……他们带货的产品也绝不雷同,有推销特色农产品的,有介绍马郢客栈民宿的,有的推荐当地优美风光的游玩线路……同学们创意无限,妙语连珠,释放天性,每个“直播间”前都观众爆满,现场欢笑声、掌声和喝彩声接连不断。 余声·研学后·多元评价 研学,不只是“出去玩”,而是把课内外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研学回来后,同学们还认真完成了研学手册:记录下了研学的过程和学到的知识,巩固了平时的实践积累,还对自己和同学研学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了中肯的自评和互评。经过学校老师、研学导师和班级的层层严格评选,选出了一批“研学文明小标兵”和“优秀研学手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们的风采吧!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劳动能唤起人的创造力。”在本次以劳动为主题的研学中,同学们锻炼了技能,丰富了想象力,学习和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也通过自己的劳动成果充分享受了劳动的乐趣。一颗热爱劳动的种子,已然在大家心中扎根、萌芽……(张天悦 邹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