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长三小兰亭分校开展阶梯式劳动教育课程 |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5-05 |
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暖意融融、繁花似锦的季节,我们又迎来了“五一”国际劳动节。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获得劳动体验、习得劳动本领、创造劳动价值、享受劳动成果,长江路第三小学兰亭分校围绕“养正教育”体系,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主题教育活动,唱响劳动歌,谱好育人曲,让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实落地落好。 长三兰亭根据学生成长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设置劳动教育课程。以“强化认知,树立劳动观念;知行合一,参与劳动实践;深化体验,养成劳动习惯”3个梯度层递式、渐进式推进,学生在丰富的实践和体验中,融入家庭、社区、社会等不同劳动场所,培养劳动本领,获得劳动技能,感受劳动的快乐。 树立劳动观念 劳动最光荣 低年级学生采用学唱劳动歌曲、收集劳动格言、制作劳动书签等方式,将“劳动最光荣”理念根植于心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中年级学生通过收集劳动模范故事,积累在记录卡上,并给父母、亲朋好友讲述,同时制作“劳动最光荣”手抄报、书法作品表达对劳动者的敬意。 高年级学生去寻访身边的最美劳动者,并用照片、文字等方式记录,写一篇以“劳动者是最光荣的”为主题的文章,致敬、感恩身边的劳动者。 参与劳动实践 劳动最快乐 一、二年级学生在家务中发挥想象力。自己洗澡洗漱、洗小件衣物、铺床叠被、摆放碗筷、清理餐桌、清洗碗筷等。 三、四年级学生在家务中逐渐养成自觉自愿参与劳动的习惯。会使用洗衣机、脏衣服会按颜色分类清洗、预备饭菜、清洁刷洗浴盆等,在家务中学生逐渐养成劳动的习惯。 五、六年级学生在家务中掌握独立自主能力。倒垃圾、晒晾衣服、照料植物、刷洗旅游鞋、清理厨房地面、简单的缝纫、清洗微波炉、削水果、会做简单的正餐。 养成劳动习惯 劳动最幸福 生活教育离不开劳动素养的培养,通过换岗体验、职业实践、志愿服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更多生存本领,增强社会责任感,传递爱与温暖。 一、二年级学生和父母换岗一天,感受家庭劳动的不易,感恩父母,更加珍惜劳动成果。 三、四年级学生走进社会,观察职业人士,进行职业初体验,感受不同行业劳动者的付出和辛苦。 五、六年级学生参加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为社会做一件好事。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走进社区进行慰问活动,参加一次劳动服务体验,接受一次感恩教育,让爱与责任意识在服务中升华。 生活即教育,劳动创造美。长江路第三小学兰亭分校以劳动课程为载体,丰富劳动实践和体验,联通学校、家庭和社会,不断完善育人体系,改变育人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激励学生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学校也将继续深入开展爱劳动的主题教育,让劳动教育“活”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