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宝宝写字》专栏:为什么现在的小学都要抓写字呢? |
来源:原创 发布日期:2025-09-12 |
明清书法家傅山在《作字示儿孙》开篇曾云,“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说清了书法创作与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而看看现在孩子们的字迹,龙飞凤舞、歪歪斜斜,挤成一坨、糊成一团……千奇百怪,已经到了不抓不行的情形了。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衍生出“交流依靠手机、学习借助AI”等非纸笔化的书写活动,导致书写兴趣缺失、书写能力弱化。面对客观变化,基础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必须要规范汉字书写、培养书写能力;另一方面,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园不教写字,但是一年级语文开篇就学习文章,天地人你我他,这对孩子来说认字都有困难,何况写字呢? 所以,202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掌握良好书写习惯、提高规范书写水平、传承优秀汉字文化等八项要求,再一次强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了书写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培养良好书写习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健康、参与社会活动等角度入手,提出规范书写、文化传承、审美能力、健康教育、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政策举措,拓展了“五育”融合实践新空间。 一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让孩子们成为“小书法家”,而是做到字迹端正、清晰,整洁,坐姿和执笔正确。 同时,随着2022版本新课标的实施,越来越强调学科融合。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许不是题目不会做,是语文没学好;当然,语文成绩不好,也可能是科学素养不行,因为很多阅读材料都是科普文章。作为综合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书法教育,与语文、历史、美术等文化课程都有联系,除了基础书写训练外,还可以从汉字文化、文学常识、书家故事、传世书作等方面做相关文化知识的补充。功利些的直接涉及到卷面分,但是更重要的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鲜明标志,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字的维系——就像专为幼小衔接阶段小朋友设计出版的《墨宝宝练字——幼小衔接斜田宫格习字帖》的宗旨:让孩子欣赏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韵,写得一笔好字,奠基精彩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