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育在线
安徽教育资讯第一门户!
www.ahjyfb.com
安徽名班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名班
让班主任“脸上笑起来 腰杆挺起来”
来源:光明网教育    发布日期:2025-09-08

         班主任是学生培养和班级管理的“多面手”,不仅要精于教学,还要承担起班级日常管理、维护学生安全、促进家校沟通等重要责任。可以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都离不开他们的付出。

  然而,近年来,这个重要的岗位却让部分中小学教师“又爱又怕”。一些教师形容,作为学生和班级的“大管家”,班主任时常走在“抗压第一线”。如何为教师们“减负”,让班主任“轻装上阵”?

  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核心力量

  班主任制度的诞生要追溯到1952年。彼时,国家教委发布《小学暂行规程(草案)》,提出小学各班采取教师责任制,各设班主任一人;《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也规定,中学每班设班主任一人,由校长就各班教员中选聘,在教导主任和副教导主任领导下,负责联系本班各科教员指导学生生活和学习。自此,“班主任制”在我国正式实施。一直以来,班主任都是教师队伍的核心力量。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任务重、压力大的话题被持续关注,压力之下,一些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部分中小学校面临“班主任欠缺”的困境。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心态,很大程度上在于班主任待遇与其所要承担的工作不成正比。中小学班主任待遇不高,大部分学校的班主任津贴只有两三百元,一些学校只能‘象征性给一点’。

  但班主任一日不可缺。为此,云南省各中小学和相关部门采取诸多措施,调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积极性。云南省将班主任履职经历纳入教师职称评定条件,以此鼓励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有的县中和乡镇中学规定,教师须具备五年班主任履职经历才能申请工作调动。

未命名_副本.jpg

  在北京,中小学也存在班主任任职意愿不强的现象。北京市石景山外语实验小学校长刘世彬向记者介绍,石景山区规定,“30至35人班级的班主任每月补贴3000元,由于小学配备副班主任,通常班主任补贴2250元,副班主任补贴750元。”虽然班主任补贴“提上去了”,但刘世彬仍感觉,“真正愿意做班主任的教师不是特别多”。

  一方面是班主任需要处理的杂事太多,有很多教学任务之外的事务性工作;另一方面是家校沟通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即使老师们再努力,但很难做到“滴水不漏”。

  班主任是教学生活的多面手

  一项对上海市静安区中小学职业初期班主任的调研显示,分别有11.65%和63.35%的受访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感到“压力极大”和“压力较大”;在多种压力来源中,“自我期望高”一项的选择率达到了48.94%,体现了职业初期班主任对岗位胜任的专业追求。

  云南省兰坪县第一中学班主任郝亮表示,近几年压力明显增加。工作时间延长是郝亮的一大困扰。早晨6点半到教室,已成为他十多年如一日的习惯,晚上有晚自习或值班任务时,23点之后才能回家。通常到家时,自己的孩子已经入睡,无法陪伴,对家庭的关注也相对较少。即便是周末,作为班主任的郝亮也经常保持全天候工作状态,“每周只有周日下午休息,等到晚上学生返校,就又要到班看晚自习了”。

  源于自我的“初心”是驱动班主任工作的力量源泉,而来自外界的要求和期望则是班主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社会、学校和家长对老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上海市某初中班主任李杰坦言:“社会希望老师多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学校要求我们兼顾学生的安全、学习和综合能力塑造与健康发展,而家长往往更看重成绩、希望孩子考个好学校。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我们都要对照检查,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成长成材。”

  如李杰所说,尽管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大方向上,社会、学校和家庭是一致的,但在具体育人过程中也难免出现矛盾。刘世彬举例,孩子之间的小磕碰、小摩擦很正常,班主任通常能够很好地化解冲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但部分家长往往坚持出面干涉,又导致班主任花费大量时间处理家长之间的问题。

  用尊重和呵护温暖班主任的爱岗之心

  为班主任营造更好的从业环境,让中小学教师们愿当、爱当、当好班主任,是当下亟需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雷望红认为,应适当提高班主任补贴。班主任是学校和学生、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承担着大量非教学任务。有关部门和学校应制定与班主任工作量相匹配的津贴标准,提高班主任待遇,为班主任工作提供切实支持。

  “可考虑将班主任工作折算为一定的工作量或课时。”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校长陈广东建议:“还可考虑单独设置班级管理类职称评定,改善班主任的工作境况,推动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发展。”

  “由于班主任的事务不断增加,可以考虑增设副班主任岗位以协助管理班级事务,进而减轻班主任工作压力。不过,减轻班主任形式主义工作负担,才是减负的重中之重。”雷望红说。

  对于普遍困扰班主任的家校关系问题,雷望红直言,“不要一出现家校矛盾,就把板子打在班主任身上”。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在大多数家校矛盾中,家长和老师的出发点都一样,就是为了学生好。因此,对于一些合理的情境性约束,各方应当给予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多理解和包容。”雷望红表示,“目前,学校和上级部门应进一步健全科学的班主任保护机制,做好家校矛盾出现时班主任的责任界定,为他们开展育人工作提供良好环境。”

  山西省忻州市的一位校长介绍,他所在的中学里,班主任积极性普遍较高。“要懂得、学会保护、呵护、爱护班主任,不要遇事就把班主任推到第一线。”在家校关系方面,学校须有担当,让班主任感到“有支柱、有靠山”;在日常工作中,管理干部要冲在前面,以身作则,营造尊重教师的良好氛围。唯有如此,才能让班主任“脸上笑起来,腰杆挺起来”。

  目前有些中小学过度强调规避风险,但并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学校管理。“小孩子调皮是天性,有的学校因为一次摩擦就把部分学生界定为‘问题学生’,单独划成一个班,导致这些孩子学习成绩越来越跟不上,形成恶性循环。还有的学校动不动就请家长,这不仅给班主任造成很重的负担,也限制了儿童和青少年正常的社会交往。”

  “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制度应当摒弃‘无菌环境’的教育观念,给予学生和老师适当空间,以此支持越来越多的老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他们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雷望红最后说。(晋浩天 聂一丹)


最新发布
热点新闻
专题活动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安徽教育在线   0551-62677771
投稿邮箱:1040902690@qq.com
Copyright 2019-2021  皖ICP备2021016151号-1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3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