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育在线
安徽教育资讯第一门户!
www.ahjyfb.com
安徽名班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名班
暑期新生家访,家长不愿老师来家里,怎么办?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8-19

         每年开学前夕,新生家访是学校一项传统工作。正值暑期家访,有些家长主动提出,不希望老师上门来家里家访。家访一定要去家里吗?面对家长婉拒老师上门家访,该怎么办?

  记者调查发现,在现代家庭中,部分家长不倾向老师上门家访,原因不外乎几点:一方面,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多元化,学生家庭中会出现单亲、重组,或者家有大病重病化疗老人、住房条件困难等各种现象,让一部分家长感到老师上门家访很不方便;另一方面,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话、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成为日常家校沟通的主要方式。还有些家长认为,现在通信方式便捷,有时候一个电话、一条微信也能解决问题,何必大热天跑一趟呢?特别是90后家长,对个人隐私比较注重,不希望老师打扰。

  另外,家长们认为,家访的初衷是好的,但有时难免感到有“压力”。

  为了迎接老师家访,有的家长提前准备,除了最基本的打扫房间,还要布置环境,希望给老师留下好印象,比如:书橱里放什么书,要特别考虑,营造出注重家庭教育的温馨氛围。女儿读小学的朱女士说,老师比约定的时间提早到了,自己还在匆忙打扫,很尴尬。还有家长说,考虑到天气炎热,准备了饮料,但老师不喝,可能学校有规定,老师自带了矿泉水。

  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实验中学政教主任周世亿说,遇到不愿意老师来家里家访的家长,我们会提醒班主任老师不要“硬刚”,可以与家长先电话沟通,让家长明白,老师上门家访是抱着关心孩子的暑期生活、指导家庭做好“小初衔接”的目的,而不是来看家庭条件的,不要让家长有压力。同时,在家访过程中,对学生隐私给予保护。

  这样的现象无疑值得反思:冒着酷暑,一家家上门家访有必要吗?家访的形式,能否更丰富多元?

  有些家长主动向老师提议,1.家访选择到家里、或是哪个空间,由家长来定,这也是尊重学生家庭意愿和隐私的体现。2.可以采用电话家访、视频家访等多种形式。3.可以邀请家长和学生提前来学校与老师见面交流。

  家访的目的在于老师和孩子监护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新生家访,首当其冲的就是师生建立情感的连接。只有教师进入到真实的学生家庭,通过面对面交流互动,才能真正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的养育方式、家长的教育期待等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从而开展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普陀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德育特级教师王萍说,遇到家长推拒家访时,教师首先要判断原因,尽可能打消顾虑,耐心解释家访的目的和家访的重要性。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领导要带头开展家访,班主任每学年对每名学生至少开展1次家访,鼓励科任教师有针对性开展家访。《上海市中小学生全员导师制工作方案》提出,导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学年至少进行1次家访。

  今年暑假前,普陀区下发给全区中小学校的《上海市普陀区教师家访指南》明确,对于坚持推拒老师上门家访的家长,导师可满足其特殊的“需求”,如:约在公共场合见面、先电话沟通。同时,对该学生开展重点关注,积极构建良好的家校关系。更重要的是,等家长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感后,再寻找合适的时机进行家访。

  在家访过程中,老师通过对话或观察,了解学生的作息、兴趣、特长、交友等居家表现,首次接触时,不直接询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业成绩、有哪些不足,减少家长和学生因学业引发的紧张焦虑情绪,避免直接过问隐私内容。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一个关心自己的人,值得分享兴趣爱好和内心想法,让学生对校园生活充满期待,这样家长的心里才踏实。(许沁)


最新发布
热点新闻
专题活动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安徽教育在线   0551-62677771
投稿邮箱:1040902690@qq.com
Copyright 2019-2021  皖ICP备2021016151号-1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37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