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宝宝写字》专栏:马上升入小学的孩子,除了练字,学习拼音加减法,还需要提前做什么准备? |
来源:原创 发布日期:2025-08-01 |
一年级的入学焦虑是正常的,毕竟,幼儿园和小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学段,除了练字,学习拼音、加减法之外,还可以从习惯养成方面入手,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1.专注力 小学一节课的时间比幼儿园更长,课程种类也比较繁多,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小朋友并不一定会对每一门课都产生兴趣,所以要从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来进行专注力训练。 比如,有的小朋友喜欢玩玩具车,那就可以让他们阅读关于车的优秀作文或欣赏与车相关的绘画作品,从先集中注意力10分钟,再慢慢增加到15分钟、20分钟,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家长们要注意的是:当孩子专注于做一件事时,不要随意打断,过多的打断和干扰不利于专注力的培养。 2.自主阅读 当孩子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后,对后续语文的学习、数学的应用题理解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家长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带小朋友到图书馆看书或者去书店买书,在阅读时,最好只与孩子讨论书中的内容,而不检查他们的阅读成果,无压力的阅读氛围很重要。 对于即将开启小学生活的准一年级新生来说,更适合阅读一些以小学生活为背景的绘本故事,能更好地与故事主人公共情。 3.自理能力 家长可以允许孩子把自己的东西弄乱,但一定要自己整理好。 在家中,为他们提供一块学习空间,让小朋友从整理书包、装置、文具等简单的任务开始,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4.社交准备 有些孩子性格胆小、内向,不太愿意发表自己的想法,家长应该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表达。 有些小朋友在家里可能只说一个字,家人就可以理解他们想表达的内容。但到了学校里,老师和同学无法通过一个字来理解。 所以,家长应该尽可能让他们在家里说话时就表达完整,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也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把话说完整,这对于写作很有帮助。 此外,学会与他人合作也很重要,小朋友在一起相处难免会遇到矛盾或冲突,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当然,还有规则意识,有条件的家长会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熟悉学校的设施,了解吃饭、午休、排队集合的流程等,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