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育在线
安徽教育资讯第一门户!
www.ahjyfb.com
初中高中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高中
一群中学生,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探秘自然……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25-07-30

         7月中下旬,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30名高中生来到边境城市吉林珲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考察生态系统,观察植物和动物,调查乡村经济……开启了为期6天的暑期科学探索之旅。

  增强环保意识

 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设在延边大学珲春校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冯利民是该基地的负责人,同时也是此次科学考察活动的科学顾问。

  冯利民向同学们讲述了东北虎回归的经历,并介绍了自己为保护东北虎所作出的努力。曾经,东北虎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到2007年,第一张中国境内野生东北虎照片被拍到,事情才出现了转机。此后,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历时十多年建立“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使东北虎豹数量实现快速增长,我国东北虎豹保护取得卓越成效。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学生于珺如深受科学家精神的感染:“从事动物保护研究挺不容易。冯利民老师十几年如一日,让我们非常敬佩。”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有助于同学们从自然角度重新认识和理解生态系统的庞大和复杂,提高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生物教师孙翊斐说。

  习得观察方法

  珲春河畔,在科学导师和生物教师带领下,学生们沿着珲春河开展自然观察。河岸边,他们在科学导师的指导下,观察东北粗皮蛙的皮肤,追踪鸻鹬的飞行轨迹,测量豹猫的脚印,记录酸模叶蓼的形态……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生物教师谢军认为:“相比较课堂上的科学教育,校外的科学教育更直观,更鲜活,更符合课标要求的真实情境。而且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资源丰富,学生们能够从生物、地理、历史等方面开展跨学科研究。”

  太阳落山后,学生们开始观察在夜间活跃的生物,梅花鹿穿林而过,长尾林鸮在树枝上摇头晃脑,赤狐在欢快奔跑,东北豹猫蹑手蹑脚……

  夜深了,在“乡村实验室”旁边的凉亭,一盏500瓦的汞灯被挂在灯诱帐篷内。没过多久,各种鳞翅目、鞘翅目等具有趋光性的昆虫就挂满了帐篷。一只短尾大蚕蛾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大家纷纷拍照,感叹短尾大蚕蛾形态优美、颜色亮丽……

“在这里,我看到了长嘴剑鸻、西伯利亚银鸥等鸟类,偶蹄目兽类脚印及两栖类动物,还有东北特有植物,既增长了见识,又感到十分有趣。”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一学生孔德艺难掩兴奋。

  启迪科学思维

  接下来的几天,学生们又深入农田、河流湿地,继续开展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调查,参加了乡村自然观察、乡村经济发展调研等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二学生孙修齐是科学考察活动小组的一名组长,负责记录数据、收集样本。“这次考察让我体会到,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途径。之前类似的考察活动我只看不记,收获少容易忘。通过仔细整理数据,让我学到很多。”孙修齐说,“还可以帮助我们把课本知识与自然环境联系起来,进而促进思考、启迪探索。”

  “这种科学考察活动拉近了学生与科学的距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感,非常有意义。”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生物教师张茜说。(代小佩)


最新发布
热点新闻
专题活动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安徽教育在线   0551-62677771
投稿邮箱:1040902690@qq.com
Copyright 2019-2021  皖ICP备2021016151号-1   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3709号